《幼儿歌曲演唱I》是一门训练学生掌握科学发声方法进行歌唱,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是学前教育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幼儿歌曲歌唱方法和技能技巧,积累一定的声乐实践经验,并具备少儿声乐教学的能力。主要支撑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保教知识和保教能力等毕业要求。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了解幼儿歌曲演唱的课程要求和目标,掌握正确的幼儿歌曲演唱知识,学会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具备演唱幼儿歌曲的能力,养成良好品质,会应用专业知识做幼儿园音乐教学工作,支撑毕业要求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具体目标如下: 1.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声乐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有伴奏或无伴奏的情况下,基本上能独立、正确地处理和表现常见的体裁风格的歌曲,特别是幼儿歌曲、幼儿欣赏歌曲;懂得幼儿歌唱发声的特点。 2.了解儿歌和常用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学生的演唱教学能力及一定的作品分析和表现能力。通过练唱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歌曲,发展形象思维;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逐步提高歌唱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能有感情的唱歌。 3.通过儿歌表演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儿歌舞蹈创编和演唱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儿歌舞蹈创编能力又具备儿歌演唱能力;能够正确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工作。 4.通过爱国幼儿歌曲、中国传统文化儿歌、中国古诗词儿歌等歌曲的学习,认同保育与教育的意义和幼儿教师的专业价值,激发从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教育情怀;“学艺先做人,做人德为先”,培养学生热爱幼儿,为人师表,团结协作,诚恳待人等师德意识,做到懂孩子,能奉献,实现“以乐感人,以美育人,以情塑人”遵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二、教学组织形式 1.课堂讲授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2) 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对产品进行精度设计。 (3) 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4)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2.实验实训教学 实验实训教学是幼儿歌曲演唱课程的重要环节 (1)使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视唱儿歌曲谱,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演唱。 (2)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进行儿歌的舞蹈动作创编,使学生们熟练掌握儿歌表演唱的技能。 3.观摩体验教学 观摩体验教学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组进行幼儿歌曲演唱展示,通过这种体验,使学生能亲身体验自己的创作编排是否合理,是否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演唱;还能在观摩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进步的地方。 4.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教唱的方式,教师可将重唱、合唱、小组唱、歌表演、歌曲快闪等表演形式带人课堂,同时,将“课程思政”的教育内容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支持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可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如视频、音pin ,ppt 微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