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一、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根据学前教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支撑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育情怀、保教知识等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养成热爱教育事业并乐于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的良好品质和意愿。同时为后续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支撑。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掌握幼儿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要求;尊重幼儿,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师观,能够启蒙和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认同保育与教育的意义和幼儿教师的专业价值;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理解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学前教育、家庭和社会的合作等;具备组织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的能力,与幼儿沟通的基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幼儿在实际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本技能。 3.分析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正确认识教育在儿童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具备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品质。 二、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骆明月 授课对象:2019级本科 三、课程类型和学时学分: 专业基础课 32学时 2学分 四、教学方式(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 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成绩构成 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细则 对应课 程目标 平时成绩(40%) 作业 20 分 (1)题目:幼儿园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2)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幼儿突发状况问题的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3)教师根据汇报设计、汇报结果以及特色与创新三项内容进行评分,满分为20分。 课程目标1 实训/实验项目1 30分 (1)实验一:模拟授课。 (2)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理论及教育策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3)学生以小组进行模拟授课,对学生关于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及实施知识点的掌握、分析及授课阐述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 课程目标2 实训/实验项目2 30分 (1)实验二:观摩幼儿园。 (2)每人提交一份环境创设或者教育活动的反思报告。 (3)学生组织纪律为10分;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独立完成报告、能对实习内容全面总结并有一定的创新记为20分,满分30分。 课程目标3 出勤 10分 根据学生的出勤打分,每迟到扣1分,旷课1次扣3分,按10分制评分。 课堂表现 10分 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讨论、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参与、教学资源利用情况打分,按10分制评分。 期末考试(60%) (1)卷面成绩100分。卷面成绩按比例6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考试内容覆盖课程目标1、2、3。 (2)主要考核内容:儿童发展、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与家庭、社区合作等。 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课程目标1 简答题、论述 课程目标2 论述、材料分析题 课程目标3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1.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5. (二)参考文献 1.刘焱著.幼儿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黄仁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