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1》 课程代码:B231500301 课程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 I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及学期:工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各本科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必修课。 课程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引导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中,并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后续课程:工程数学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微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熟练计算能力,严密推理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解决各类科学技术问题奠定较为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中应以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强化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表达、数学运算的能力,夯实课程基础。在讲授重要知识点时,应将其在后续课程中出现的位置、作用加以说明,并对其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强化理解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本课程知识与相关专业应用实际有机结合,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函数、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不定积分。 三、授课形式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线上线下结合授课。考核方式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参考学生平时表现评定,终结性考核则以期终考试为准。 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0%+在线测试20%+期终考试50% 四、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1.《高等数学(上册)》,朱玉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第1版。 (二)参考文献 1.《高等数学(上册)》,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06月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